早陣子看卡繆的《快樂的死》,看得一點也不快樂,反而看著真的有悶得快死的感覺。其實卡繆的《異鄉人》我挺喜歡的,這本《快樂的死》寫得比《異鄉人》更早,是卡繆的處女作,但卡繆寫到一半,《異鄉人》的靈感出現,立時停筆,寫完異鄉再回去完成快樂這樣。我不知怎樣形容,其實《異鄉人》也挺悲觀的,但這本快樂真的悲觀到過了頭,當一個人什麼也不在乎,作者不在乎,男主角不在乎,我覺得作為讀者,我看不看完似乎也不必在乎了這樣,總之我看完了,不敢說這書寫得好不好,但我很不喜歡。
《秘密》。坦白說,我對這類書一開始便沒有好感,只是我有很多朋友喜歡這書,好多所謂成功人士也推介這書,姑且在圖書館借來一看這樣。看罷後,我想要對不起各位喜歡這書的朋友了,我個人算是支持正向思想,吸引力法則也包含正向思想的元素,但我太討厭這書的表達手法了,嘩眾取竉,叫你不用懷疑,信則有不信則無,我只是覺得是天真到極點的人才能將書內容照單全收,總之,我很驚訝這個世界竟有那麼多人是這樣思考的,一天到晚也活在幻想之中,不用理現在自己的處境,總之將噓聲當成歡呼聲。我最受不了是書中說,若有朋友向你訴苦,千萬不用傾聽,否則你要是認同了對方,便會被對方的負能量影響;相反,你應告訴對方別的開心事,令對方轉移視線,才可以保住自己的正能量。沒錯,這大概是事實,但這樣做人,你算有同情心嗎,還算朋友嗎?不知怎說,但我覺得自己就做不到。然後我想,我認為689應該是這世界上吸引力法則的最大支持者,我很記得,當人問他民望低成這樣,有什麼感想時?他一臉自豪的回覆:多謝大家,我會繼續努力,不會因而自滿的。還報以一個自信爆燈的微笑。事實上,你不覺得近年很多高官也是用這套思考方法做人的嗎?呀,沒錯,吸引力法則的完美體現,繼續發夢吧。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同是講吸引力法則,但以這樣說故事的方法,實在有趣而討好得多了。重申一次,我不是不認同吸引力法則,我只覺得表達手法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