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迷謎》:結構像穿prada的惡魔,追逐功名變了追尋性愛,經歷一切之後又回到起點,可惜最後的轉折位說服力太弱了。
- 《機動部隊之警例》:PTU太精采,之後任何同類都注定失色。
- 《追訪有情人》 :沒印象。
- 《小飛B》 :有點失望。可能是我期望太高了。我太喜歡這導演了。我會等的。
- 《誰和誰和進有路》:簡單地好看。
- 《高斯福大宅謀殺案》 :改錯名,重點根本不是謀殺案,你叫我怎樣轉移心情呢?
- 《巴黎歌劇院》:可惜。
- 《大犯罪家》:不值得看,繼親密之後最想罵的。
-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 《愛的,發聲練習》:可以看,張孝全的身型。
- 《雪花高少年驚夢》:高。氣氛掌握得剛剛好。
- 《五月之戀》:可以看,陳柏霖的笑臉。
- 《再生號》:喜歡呀,佩服那創作力。但要比當然不及神探。韋家輝的哲學味與天馬行空,與杜sir的陽剛氣與節奏剛好就是一種平衡。我是看完再生號才明白為何神探能如此精彩,而再生號本身已很值得看了。
2009年7月27日
除了電影
2009年7月23日
2009年7月21日
殺人犯 (含劇情,未看的別看)
看了很多影評,都說這電影是垃圾,我無意為它辯護,坦白說在小孩變聲那刻,我也忍不住笑了很久,然而,我卻認為電影的前半部(小孩變聲前),除了第一幕跳樓鏡頭完全多餘之外,其餘那種層層緊扣的懸疑感與張力,是港產片裡難得的。
我不覺得失望,但我覺得可惜。至少我覺得只要將電影後半部作些微調,比如將小孩所有對白刪去,將一個一個的伏線埋在前半部,再換上一個較含蓄的結局,那便可以成為一齣截然不同的東西了。
然後我和tuss聊天,他與我的想法一樣,覺得不老症不是問題,郭富城的演技有點問題,但也不是最大問題,最大問題是後半部穿橋的表達手法。我們都覺認為有這樣出色的前半部是沒可能有這個收場的,他認為是監製的意見,想配合下看慣tvb觀眾的口味。我則偏向認為,是導演或編劇,在一些細節上根本沒想好,就急急開拍,最後那結局連自己也不能說服自己。一個連自己也不相信的結局,又怎能說服觀眾呢?
當然,一齣作品的好壞總是以一個整體層面去評價的,前半部有多出色都好,後半部小孩一變聲,便將所有興都掃盡了。「我又掛住你老婆啦。」「你有得選,你每一步都有得選!」這些對白,這種結尾,實在有點像臨睡之前,才發現身邊的俊男將假髮脫掉露出光頭一樣掃興。
我不覺得失望,但我覺得可惜。至少我覺得只要將電影後半部作些微調,比如將小孩所有對白刪去,將一個一個的伏線埋在前半部,再換上一個較含蓄的結局,那便可以成為一齣截然不同的東西了。
然後我和tuss聊天,他與我的想法一樣,覺得不老症不是問題,郭富城的演技有點問題,但也不是最大問題,最大問題是後半部穿橋的表達手法。我們都覺認為有這樣出色的前半部是沒可能有這個收場的,他認為是監製的意見,想配合下看慣tvb觀眾的口味。我則偏向認為,是導演或編劇,在一些細節上根本沒想好,就急急開拍,最後那結局連自己也不能說服自己。一個連自己也不相信的結局,又怎能說服觀眾呢?
當然,一齣作品的好壞總是以一個整體層面去評價的,前半部有多出色都好,後半部小孩一變聲,便將所有興都掃盡了。「我又掛住你老婆啦。」「你有得選,你每一步都有得選!」這些對白,這種結尾,實在有點像臨睡之前,才發現身邊的俊男將假髮脫掉露出光頭一樣掃興。
2009年7月6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