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朋友都說,不會看這電影,因為,太沉重、沒需要看令自己不舒服的東西、怕悶、不喜歡看太殘忍的電影之類。我不反對。我只是想起,這種電影,其實有誰會真正「喜歡」看的呢?
讀歷史的意義何在?人若真的能從歷史裡學習,繼而改變現在與未來的話,那為何,聲稱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還有那麼多貪官污吏、以權謀私、環境污柒、甚至六四事件?我只是在想,歷史本身的重要性,並非純粹那事件本身,即是,不一定要執著於死者的人數、怎樣死、戰爭中的地理形勢之類。
重點,是閱讀歷史的過程時,那些個人感受。你會自願當慰安婦兩星期,以換取其他人的性命嗎?手執十字架的角川,怎樣在戰場中想起神的愛?你會不會為了保護家人,為了換取一張良民證而出賣同胞?當道德將人心扯向兩邊,你會怎選擇?當面對國的概念,家的概念,要不要捨生取義的時候,你有何感受?
然後我想起中學歷史科老師只著重死背史料而忽略感受性的指導是多麼可惜的一回事。我相信,只有很少部份的歷史記錄,最終會披露一個黑白分明的答案,反而,透過閱讀過程中的反思與感受,人的價值觀會在心裡慢慢建築起來。價值觀才有意義。我覺得。
至於有何途徑去將歷史與當下接駁,當然就是靠寫作的人,與拍錄像的人了。電影最後,角川在草坡上向腦袋補上的那一槍,說的,當然是死去比活著容易了,但死卻解決不了任何事,生者的世界,小豆子的回憶,遺留下來的慰安婦,日本人卻於此時還不願承認,更別說是他們那個慣性的九十度鞠躬了。
若問我,喜歡不喜歡的話,我怎可能會喜歡看同胞被斬、被殺、被強姦的事,但當問起,我會否支持這樣一個嚴謹、用心的導演,將如斯悲傷的歷史平實而真率記錄下來,我以行動證明了。
14 則留言:
最近其中一套最想看的電影。
我有點害怕看一些沉重的歷史片... 所以沒看過舒特拉的名單...
呀, 我嘗試在od search 你的username 但尋不著, 是不是你把acc set了private/fav only 呢? ^^
s
上星期也看了, 心情很沉重,但很喜歡這套電影呢
宿分
喜歡這齣電影導演從不同角度探究每一個人在戰爭中對待生死,雖然電影很悲慘,但令人印象深刻。
宿分
我實在很怕,我甚至覺得自己會一邊看一邊哭,但我仍是要去看的。
看完之後總不明白為何大陸民眾看完會割櫈。
文字實在,內容軟性,易讀.
很多人寫文章不是風花雪月, 便是過分硬性評論, 你採中庸之姿, 亦有個人見解, 故叫人津津有味, 值得鼓勵.
說書人
零,那你最後有沒有看?感覺怎樣?
s, 我覺得這電影跟舒特拉的名單相似在於,你會覺得兩導演都是希望為自己的民族做點什麼....
宿分,我同意你說呀。
但我看了一些影評,說這電影太中立了,太面面俱圓了,我不同意,我覺得觀眾是沒權去批評一個導演的立場的,你可以評他的拍攝手法,甚至動機,但一個人的立場,正就是電影或創作最重要的東西。
pru, 我猜想你會一邊看一邊看,我也是呢,不過已經不是過於將焦點放在呼天叫地的那種畫面了。你最後有去看嗎?
tuss, 他們割櫈的原因何在?
說書人,謝謝你,你的留言很有鼓舞性,歡迎你來。也可以告訴我我寫得不好的地方。你有寫博客嗎?
very good review. keep it up. :)
marti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