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父子有那麼多回應,抱歉我沒回應了,反而,我想說有關我和電影的事。
說起來,除非留言,否則我真不知這個blog有誰會看,但,有一點我肯定,這裡應該有頗多訪客和電影或多或少有關係的吧?有電影主科畢業的、有拿了新人獎金在拍電影的、有放棄專業去嘗試投身電影界的、有星爺和港產派的、有舊片派、有學院派的。不知道,對你們這些電影人而言,電影是什麼?
我看電影為何呢?有時,是想獨處一下,將腦袋掏空,想放鬆,抒發感情;有時,是覺得身邊的人很dull,想在電影裡找點共鳴和鼓勵;但大部份時間,是因為太悶,想打發時間,覺得看電影應該比做其他事是有趣點的。試想想,若不看電影,又有什麼好做呢?吃飯吃不得那麼久、看書有時叫人太沉醉、聊天聊不到廿四小時、不是天天有精采的球賽、我又極不喜歡看電視,除了電影,真想不到有什麼更有趣打發時間的方法了。
正因如此,我入電影院前,很少會對電影抱任何期望,對之後的影評和討論會什麼都不感興趣,甚至,有時在電影院裡睡著了、溜神了、上厠所錯過了,我也沒所謂,因為,那時光,是怎都好,都已渡過了,沒什麼好遺憾。雖然我知道沒太多人share這想法。
當然,回家後,能消化所看所感,然後用文字記下,是有趣的,特別是重看日記時,會覺得好笑,一時性的自己竟會寫出如此一時性的東西,所以我總是寫感受上的東西。
我覺得電影沒客觀可評,因為,無論現實中或影畫裡,我也遇過太多客觀地幾好但往往因為一個細節叫一切破碎的感覺。又,我亦沒有興趣嘗試從一個客觀方面看電影,太沒趣,就正如對一個人生好感了,那微妙的一剎,思緒的放逐,步步的靠緊,卻在此時此刻還拿出一切邏輯思維,將對方的條件內容逐一解構,那怎不是大煞風景?當然,我知道有些人會從解構和分析中找到樂趣,但我並不。
那麼,有時,為何遇到我不喜歡的片,會好像表現激動呢?這可真是一場誤會,因為語氣雖是誇誇張張的,但心內根本就不動氣,就像有人笑我喜歡劉華和思朗等的外型時,我也要扁嘴說句徐子琪那漂亮,笑笑的,搔搔癢發囉嗦那種。
當然,說得我和電影間的關係那麼輕嘛,事實上,我又確實在電影院裡渡過了不少快樂的時光,特別是遇上杜魯福之後,他那輕輕型型的描寫,感情用事的態度,也影響了我看電影的感覺。不是嘛,像他這樣一個本來應該靠拍片來糊口的人,還是那麼忠於自己,任性真叫人喜愛。
沒錯很多人也認為我如此應叫很喜歡電影了,但,電影於我,只是生活一部份,未必是很重要的,我暫時還不很清楚。或者有天,我會完全不看電影也不定,不過我不很清楚會是什麼原因。再告訴你吧,如果有這天,如果你繼續看。 :)